您好,欢迎来到舒适家居网!
当前位置:舒适家居网 - 行业资讯 - 行业观察 - 正文
“壁挂炉”离成为“家电”还有多远?
陌肖      2025-04-01 22:33     来源:供热展暖舒君     浏览量:2195

当空气源热泵来势汹汹,作为当下中国舒适家居市场另一主流热源——燃气壁挂炉,该何去何从?

“家电化”——这是2025年ISH China & CIHE中国供热展上,某业界知名壁挂炉品牌给出的答案。无独有偶,自2024年开始施行的“以旧换新”国家补贴行动中,家电品类中“含壁挂炉”字样的出现,既是政策与时俱进的体现,更表明终端市场采暖意识的觉醒。那么,这就表明“壁挂炉”已经“混”进家电圈了吗?
论“群众基础”,壁挂炉确实有。
有数据显示:目前市场上壁挂炉保有量为3500万台左右、2016年以前壁挂炉销售总量为1100万台左右(期间置换量可能不到300万台),这便意味着800万台壁挂炉需要置换;加之从2017年开始的“煤改气”市场销量,大约有1500万台左右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有些产品也会在2024年进入更换周期,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。而这些,都是壁挂炉打下的坚实的“群众基础”。
就地产市场而言,新房市场受政策调控影响销量承压(2023年住宅销售面积降8.2%),但精装房配套高端壁挂炉比例上升。同时,就《政府工作报告》重点提及的“城市更新”工程而言,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无疑也是行业发展的新机遇。因此,作为一种能够提供稳定、舒适供暖的设备,壁挂炉的家电化转型将使其更加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,满足消费者对便捷、智能、舒适家居生活的追求,搭乘政策发展的快车。

不过,想要拥有空调的用户接受度,“壁挂炉”仍需努力。

当壁挂炉行业步入存量市场竞争的“深水区”,市场逻辑也从“增量扩张”转向“价值深耕”。因此,完成小众采暖设备到大众青睐家电的形象之变,壁挂炉企业要做到:

不卖“产品”,卖“生活方式”

这是应对市场同质化、消费升级和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。传统硬件竞争已陷入红海,而Z世代消费者更看重智能化、舒适度和环保属性,这就要求品牌要重构用户关系,建立情感共鸣,形成长期粘性,同时开辟高利润的增值服务市场(比如,完善产品生态、兼容智能家居、拉长服务周期等等)。因此,从 “卖产品”到“卖生活方式”的市场转型中,那些能在技术创新、服务深度、用户运营三维度建立优势的品牌,终将在万亿蓝海市场中书写新的商业传奇。

要专业为先,更要服务取胜

在消费升级与智能化浪潮下,壁挂炉行业正经历从"功能型设备"向"智慧家居"的深度转型。这一过程中,需要专业筑基、服务赋能。因此,在保证产品本身的低碳、高效、安全等基本专业性能之外,借助以Ai为代表的先进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、即时高效的服务也是关键。这也是提升客户留存率、实现客单价值增长的重要途径。因此,未来能够将专业暖通技术与家电化服务体验深度融合的企业,不仅能够赢得市场,更将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,重塑行业发展新生态。这既是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,更是行业升级的重要契机。

重视渠道,重视品牌建设

面对行业规模收缩的困境,壁挂炉渠道的全域融合成为破局关键。在当下,企业必须转变营销思路,积极求新。比如,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体系,通过线上平台广泛触达消费者,利用社交媒体、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产品推广与品牌宣传,将潜在客户引流到线下门店。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要全角度树立、强化品牌形象与辨识度,并借助更为便捷的互动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,为线下消费提供更精准的服务,实现线上线下的高效联动。

就当前的政策导向及行业发展趋势而言,“像卖空调一样卖壁挂炉”或许不再是畅想。然而趋势成为常态之前,从业者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需不断进行产品升级、品牌建设、服务优化等策略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发展。我们期待,行业从业者共同携手,推动壁挂炉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




发表评论
联系我们
合作洽谈:18211026713
发文投稿:18810107320
合作展会:010-84938918
售后服务:010-84938918
  • 扫描二维码
    浏览手机官网

  • 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微信公众号

巴巴传媒 京ICP备17011801号 Copyright © 2006-2019 shushiw.com. All Right Reserved
首页    |    关于我们    |    合作伙伴    |    品牌入驻    |    广告服务    |